14版:潍美风光

16版:光影记录

韶华九载风帆劲
奋楫笃行谱新篇

——潍坊市科技馆开馆九周年综述

(2024年10月10日) 来源:潍坊晚报
放大   缩小   默认
□文/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方文婷 通讯员 黄伟 于蓉
  2015年10月10日,潍坊市科技馆正式开馆、免费开放。九年来,市科技馆以党建赋能科普主阵地建设,以展教融合深耕科普品牌活动,以服务“双减”做好科普教育“加法”,以科学管理提升场馆服务品质,不断强化科技宣传、科普教育和科技体验,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加力赋能、增光添彩。
  抓细基层党建,释放科普“红色动能”
  立足窗口服务单位实际,彰显榜样先锋力量,纵深拓展“学创新理论、亮党员身份、比优质服务、树窗口形象”主题实践活动,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“典型好案例”和改革品牌A类项目;放大“主题党日+”效应,活动内容涵盖政德教育、传统文化、党史学习、廉政警示、初心担当等,真正让理论学习教育入脑入心;发展志愿服务精神,开展以走进社区、走进学校、走上街头和转作风、转服务、转方式为主要内容的“三走三转”志愿服务共计246次,“党建+科普+志愿服务”工作格局日益完善,先后被授予潍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、五星级党支部等荣誉称号。
创新活动载体,激活科教“一池春水”
  全新推出定时讲解和深度授课,7个服务展区每天开展2次定时讲解,开发出“深度看展品”展厅趣味科学课,把科学知识贯穿于展品之中,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互动;打造科普热门“打卡地”,乒乓球机器人、印刷术体验、千“编”万化绳结展示等趣味体验项目,赢得公众一致好评;临时展览和常设展览相辅相成,相继开展了“万有影力”“碳达峰碳中和”“科创百年”“人水和谐共生”“森林物语·虫现江湖”“科普电影嘉年华”“中国古代科技之光”“木韵华章·匠意盎然”等临时展览15项;充实3D数字影片“片源库”,上新科普影片《异星奇遇记》《冰冻星球》等,不断丰富科普影视产品供给,共免费放映3531场次,30.2万人次观影;与潍坊市图书馆共建科普图书展区——“超然书屋”,定期开展“科学精神永流传·红色血脉存我心”主题科普读书会,将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全市“潍有书香”品牌建设相融合,让公众在书香中品味科学乐趣;充分挖掘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,在春节、元宵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、国庆节等重要节点推出主题鲜明的系列科普活动,赓续文化基因、厚植爱国情怀。至今共免费接待参观公众342.7万人次。
做好科教“加法”,助力“双减”工作落实
  作为科创助梦、助力“双减”全国优秀单位,市科技馆直面学生需求,多措并举做好科普教育“加法”。加强调研,结合学生在校学习内容,为前来参观的“双减”团队“量身定制”个性化参观路线和专项辅导计划,推出“潍小科”知识课堂等“创客空间”系列科普课程,共计3大类19节,其中《愤怒的空气》《看得见的声音》等趣味课深受青少年喜爱,至今已免费接待“双减”团队1629个、20.6万人,“创客空间”开课百余次,8130人参加;针对青少年群体,举办潍坊市“科普筑梦·幻画未来”青少年科普绘画大赛、潍坊市首届青少年科普讲解大赛、“我的科学梦”演讲比赛、“我心中的科技馆”征文大赛、第五届山东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等多项选拔赛事,为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掘新生力量;开展“光影科学梦”科幻科普科学家精神电影全国科普场馆巡映活动,推出科学家精神系列42部影片,为青少年传递榜样力量;推出青少年科普讲解员、放映员专项培养计划,邀请辅导老师对小讲解员、小放映员进行专业指导,培训结束后正式上岗,用“理论+实践”的培养方式,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养。
强化数字转型,打造“云”上科普盛宴
  打造“线上潍科馆”线上科普课堂,将现有科普资源进行融汇、拓展,制作成《大有可潍》系列音频和《三相涡流旋转仪》等科普短视频,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,让科普在新赛道得以延伸和拓展;丰富在线展览、网络直播等线上活动,现场直播的“森林物语·虫现江湖”生态展,单场次吸引超7万人在线观看,线上与线下同步发力,数字科普力度持续加大,科普教育覆盖面和受众面不断拓展。
织密科普链条,延伸教育“触角”
 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,围绕全市农业支柱产业,创造性地开展“一月一聘农业科普大使”,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“百项典型好案例”;加深馆企合作,召开科普科创融合发展座谈会,为企业搭建新技术展示平台,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;探索“馆校共建”合作模式,先后在青州、临朐、昌乐、高密、奎文5个县市区建成6个校园流动科技馆,共开展科普活动2100多场次,参观体验人数达15.5万;向奎文区崇德学校、安丘市科技馆捐赠科普展品,实现科普资源的流动和共享;常态化开展科普育“苗”,将“小萝卜”课堂送进幼儿园,《光线躲猫猫》《大象牙膏》等科普课程深受小朋友喜爱,目前已走进市区37家幼儿园,开展活动132场,5000余名儿童受益;在凤溪地·万物集夜市举办“科普嘉年华”活动,科普特色展板展示、信息类展品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,受到市民广泛赞扬。
加大更新力度,捧出展品“满园春色”
  加强调研论证,梯次有序地搞好展品更新改造,“数学展区”“电子水幕”“跳舞机器人”“机器狗”“乒乓球机器人”“高速魔方机器人”等一批前瞻性、创造性强的展项展品,陆续跟社会公众见面;健全展品维修维护领导小组,坚持一月一检查一通报和工作日一早“过一遍”展品制度,展品完好运行率保持在92%以上,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、个性化、差异化的科技文化需求。
深化优质服务,释放科普“民生红利”
  开展以优美环境、优质服务、优良秩序为主要内容的“三优”建设,在馆外安装遮阳遮雨棚,在馆内更新公众休息座椅、开通免费Wifi,设立公众饮水区、母婴室、失物招领处、轮椅租用处、意见征集箱等,完善便民利民措施;每日进行“晨会”培训,每季度开展“四懂”考核岗位练兵,每年举办现代科技场馆体系建设专题培训班和文明礼仪培训班,大力倡树“工匠”精神,提升干部职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效;开展“馆长走流程”活动,“沉浸式”体验服务流程,从亲身体验、听取建议、陪同流程、思考差距、积极整改5个方面,列出服务清单9项,靶向用力、改进工作,推进服务环境持续优化。
  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市科技馆连续十年获市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“优秀”等次,在社会专业机构组织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,群众满意度连年100%;先后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、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、山东科普奖先进集体、省级文明单位、潍坊市儿童友好场馆、潍坊市五一劳动奖状、潍坊市青年文明号、潍坊市巾帼示范岗等40多项荣誉称号。
  逐梦前行,任重道远。潍坊市科技馆将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科技文化需要,持续推进高质量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,全力开辟新赛道、实现新突破、务求新成效,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潍坊篇章贡献应有力量。